墾丁國家公園簡介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恆春半島南部,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面積共33,289.595公頃,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其位置三面臨海,東面太平洋,南瀕巴士海峽,西鄰台灣海峽,北接恆春縱谷平原、三台山、滿州市街,港口溪、九棚溪等。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
墾丁國家公園最具特色的海岸線,一向是國人最愛的旅遊聖地,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使陸地與海洋深入交融,造就本區奇特的地理景觀,海面下的世界更是絢麗繽紛,種類繁多的魚種、多采多姿的珊瑚更是代表特色。生態方面,熱帶氣候蘊育出富有生命力的熱帶、海濱植物,每年秋冬眾多的過境候鳥,也讓這裡成為著名賞鳥聖地。此外,此區發現多處史前遺跡與原住民文化遺址,更是本區無價的人文資產。
地殼運動造就豐富地貌
墾丁國家公園海岸線綿延約70公里,受到地殼隆起、下沉、皺摺、崩落及海流、潮汐、風化影響,形成多樣的瑰麗地貌,較著名的海岸地形有如砂灘海岸、裙礁海岸、岩石海岸、崩崖,細膩與粗獷並存的美感,有別於台灣其他地方。除了變化多端的海岸地形外,陸域的地形景觀也十分多樣,如珊瑚礁石灰岩台地、孤立山峰、山間盆地、河口湖泊等等,具體而微又細緻豐富,是墾丁國家公園最迷人的地方,這些景觀不僅記錄了恆春半島隆起、下沉的地殼運動史,也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
熱帶林相台灣本島僅見
墾丁國家公園屬於熱帶性氣候,夏季漫長,且受季風影響甚深,特別是10月到隔年3月東北季風在當地地形的效應下,形成本區強勁著名的「落山風」。特殊的氣候滋養豐富的森林形相,本區熱帶林及季風林發達,植物種類眾多:從船帆石到香蕉灣一帶,分布著台灣本島唯一的熱帶海岸林,特殊的植物種類如棋盤腳、蓮葉桐、瓊崖海棠等等。離開海岸往山邊望去,熱帶林相加上高位珊瑚礁,型塑出鬱蔽幽深的另項風情,墾丁特有的珊瑚礁原始林值得深入感受。季風林則出現在南仁山區,受到季風、水分梯度以及緯度分布的影響,森林形相為台灣僅見,因其珍貴特殊,而劃為生態保護區。
候鳥的驛站與避冬聖地
恆春半島位在台灣的最南端,由於自然度高,並擁有森林、湖泊的蔽障,成為許多候鳥過境、度冬的樂園,每年秋天赤腹鷹及灰面鷲大批集結過境時,都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湧入,成就年度的賞鳥盛會。其他如鷺鷥、伯勞、雁鴨也都為數可觀,隨著季節的風向南遷北移。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初期,保育風氣未開,居民曾經大量獵捕過境的伯勞及猛禽,然而在國家公園警察隊持續嚴格取締及柔性勸導下,區內候鳥已受到嚴密保護。區域性的留鳥也具有相當特色,特有種烏頭翁以及台灣畫眉,保育類如大冠鷲、鳳頭蒼鷹等都普遍可見。
魚種高達世界總數1/20
由於受到黑潮暖流影響,水質清澈、水溫適宜,孕育了豐富的海洋資源,在這片海域發現的魚類有1,176種,將近世界總數的1/20,珊瑚則是墾丁海洋生態系的主角,提供許多魚、蝦、蟹、貝類等生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光是石珊瑚種類就超過250種,加上其他形形色色的軟珊瑚,爭妍鬥豔的勾畫出繽紛的海底世界。另外常伴珊瑚與魚的朋友,數量龐大的各種藻類、螺貝類、節肢動物、軟體動物以及固著動物等,隨著潮進潮退的節奏,也組成一個奇麗炫目的潮間帶生態系。
史前遺蹟訴說人文歷史
公園內目前發現70處史前遺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墾丁史前遺址與鵝鑾鼻史前遺址。墾丁遺址位於石牛溪東畔,距今4000年歷史,遺物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細繩紋陶器;鵝鑾鼻遺址則位於鵝鑾鼻燈塔西北面緩坡上,文物代表了舊石器時代的先陶文化,和新石器時代的細繩紋陶文化。
近代歷史而言,本區原住民以排灣族人為主,以山地旱田農業為主,另外的阿美族人居住在海岸及平原,後則有平埔族的西拉雅馬卡道人移入。至於漢人的定居,則可遠溯至1661年鄭成功來台灣後,向南屯兵移民,由今車城登陸,拓墾荒地,奠定漢文化基礎。原住民、漢族的多族群移入,長期為本區帶來文化刺激,並因交流與深度的融合,為此區人文歷史添加豐富性。
墾丁國家公園,是個從空中穿梭至海洋的美麗立體空間,更是貫穿古今的人文天地,候鳥過境度冬的樂園。這裡有著台灣僅見的熱帶森林,而嶙峋粗獷的珊瑚礁岩,則孕育自溫暖的海洋,地殼運動將抬升為陸地,見證了「滄海桑田」的美麗傳說。而今珊瑚的後代仍在海洋裡生息繁茂,守護著成群魚蝦蟹貝。這美妙的海底世界自遠古即陪伴著墾丁漁人,石器時代先陶人、排灣族人、漢人編織出豐富的小宇宙。
墾丁國家公園目前劃設有陸域生態保育區5處,分別為香蕉灣、南仁山、砂島、龍坑及社頂高位珊瑚礁;海域生態保育區4處,位於西側與南側海域,9處生態區保留著原始環境,也顯現國家公園的保育決心與成果。環顧這個台灣最”資深”的國家公園,地貌奇麗、動植物繁美、人文丰彩煥發,讓台灣南端雙岬有如皇冠般的墾丁,鑲滿永不褪色的寶石,閃耀著令人激賞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