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保護區
生長於海河交界處一帶的紅樹林,是大地和河川地的「肺」。漲潮時,它是陸地和河川的緩衝地帶;退潮時,則是許多動植物重要的食物鏈。根據歷史文獻調查,淡水紅樹林在日據時期可能已絕滅。後來,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代理商「五舍」(五少爺)黃東茂,自福建省鼓浪嶼引入紅樹林栽植於竿蓁林。
黃東茂最初栽種紅樹林,是為防止其在鼻仔頭上興建的豪華公館、網球場、游泳池及汽艇倉庫等遭海浪侵蝕,後來因土質、水流、水溫等因素,漸漸往關渡繁殖。他引進之時,當地人不認識紅樹林這種植物,看它長得像一支筆,隨口稱它為「水筆仔」,自此流傳。
淡水河挾帶泥沙在河口附近成許多沙洲,披覆著片片「水上森林」,這就是有名的水筆仔樹林。水筆仔是胎生的植物群,樹林中蘊藏著豐富的魚蝦,常吸引水鳥覓食,因為甚具生態價值,而被列為自然保留區。目前在紅樹林車站設有景觀台可眺望紅樹林,而且縣政府在紅樹林至淡水的捷運線間也規劃有自行車專用車道,可以輕鬆優閒地欣賞自然生態之美。
台灣地區的溪流大多短小湍急,迅流入海,因此河口沼澤區的面積一般都不大,主要的沼澤地區除了臺北縣的淡水河口較大以外,只有蘭陽溪口和大肚溪口的沼澤面積較大。生活在河口地區的各種動植物,除了要能夠適應環境中鹽度的劇烈改變之外,還要能夠適應潮往汐來、水陸兩棲的媒質變化。因此,河口地區的食物雖然很多,但是能夠適應這種特殊環境而在這裡生長的動植物種類並不多。不過,也因為競爭的對手比較少,所以其個體的數量往往也比較多。
淡水鎮與八里鄉以淡水河為界,在河口附近淡、海水的交界處,水中的鹽度隨潮汐而變,且兩岸的淤泥中含有河水從上游帶下來的豐富養份且位於生態消長的早期,因此形成了一處基礎生產量很高的沼澤地,更生長著亞洲地區緯度最高的「紅樹林」。紅樹林並非單一樹種所形成的樹林,而是因為這些生長在熱帶到亞熱帶海岸或河口的樹木,其樹汁含有大量用以平衡海水滲透壓的有機物而呈紅色,因此而得名。在臺灣地區的沼澤區中生長的紅樹植物以水筆仔、海茄苳和五梨跤為主,而草本植物則以五節芒、蘆葦、茳茳鹹草、舖地黍、雙穗雀椑、巴拉草和長梗滿天星等較為常見。這些植物的葉片在掉落後,分解成的有機小碎屑,即成為生活在這地區內許多動物的主要食物。
淡水的紅樹林主要分佈在竹圍的河邊,八里的紅樹林則分佈在挖子尾,其樹種只有「水筆仔」一種。水筆仔為常綠闊葉亞喬木,可生長在淹水的淤泥上,高可達五公尺,葉對生,厚革質, 長卵形,長約 15公分,夏季開花,呈白色。種子成熟後在母樹上直接發芽,往下長出胚根,長可達30公分,形如毛筆,故名「水筆仔」。幼苗成熟後,大多可以垂直掉落插入淤泥中,再長出葉片,因此可以說是一種「胎生」的植物,是為了適應沼澤地區的特殊環境所演化出來的一種繁殖方式。
|